镐京新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镐京新闻 > 学院新闻 > 正文
感受西方文化 欢度中国佳节/安莎
发布日期:2013-03-08    访问量:

感受西方文化 欢度中国佳节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来英国有半年的时间了,也迎来了到英国后的第一个假期——圣诞假。这里的学期不长,以前在国内每学期大概都是十八周,但在这里基本上都是十二周。仿佛眨眼间就到了期末,刚刚熟悉这样的授课方式,刚刚认识新的同学,第一阶段的学习就结束了。

学期短,就意味着时间紧、任务急。在短短的12周里,要进行4门专业课和一门方法研究课的学习,而且每门课实际的上课时间都不超过30个小时。剩下的就是自学——几百页的讲义和十几本推荐教材要在平时一点点地消化、吸收,然后变成自己的知识成果。

这里的考试是在圣诞假期之后进行的。总共有4门课要考试,每一门都是2小时。考试一般是5选3或者是4选3。就是试卷总共4或5道题,任选3道回答,不是实例分析就是问答题。记得有同学问教授,一道题基本要求是多少字回答,教授说当成小论文写,每道题都有引言,主体部分和必要的结论!天那,听到这话大家心里都在打鼓,题都读不懂,怎么用英文写答题,在考试那么紧张的情况下,更何况还要有专业化,辩证的分析。考试的时候老师发给每个人一个答题本,学生就在这个答题本上面写自己对于每道题的看法,观点。有位老师说曾经有个中国学生考试的时候把老师上课的幻灯片一字不差的默写出来了,结果只得到了30分,也就是说把讲义上的东西背过根本无济于事。老师说不想在大家的回答中看到PPT的翻版,不是名词解释,一大堆原理、定义,而是理解和个人的辩证的看法。答题的目的是要展示出你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国外大学的考试对于我们这些中国学生来说丝毫不轻松,考试的准备和方法完全不同。国内学生一向是按照老师的条理或教科书、参考资料死记硬背,现在即使有了自由发挥,施展个人才能的空间竟然一时之间不知所措。

今年在英国也感受了当地人过圣诞的氛围,对于英国人来说,类似于中国春节的就是圣诞节,这是他们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了。在圣诞节期间,大家都会买圣诞卡片来表达对亲人或者朋友的祝福,有耶稣降生的场景也有雪景雪人或者圣诞风俗。此外,圣诞树也在他们节日中扮演重要角色,每家每户都会在信念的集市上买一颗小的圣诞树回家装饰。英国最有名的一棵圣诞树位于伦敦的特拉法加广场,从1947年开始挪威首付每年都会赠送一棵圣诞树给英国人民,表示对英国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志愿挪威的感谢,圣诞树成立英国和挪威人之间的有意的象征。每年12月的以一个星期四傍晚,特拉法加广场都会为这棵圣诞树举行专门的亮灯仪式。每个城市也会在圣诞前夕举办自己的亮灯仪式来迎接节日的到来。

在英国,华人过春节已经形成了一种风俗,英国人似乎也很喜欢这样的节日,曼彻斯特的中国城早早的为迎接中国的新年做好了准备。看到在广场周围挂有很多红灯笼,到处都写着恭喜发财,新年快乐的条幅。过年期间,广场上人山人海,Albert 广场还有Piccadilly市中心也举行着大型的文艺汇演和舞龙舞狮表演。广场里上临时摊位卖的东西主要是中国特色的工艺品和舞龙玩具,吸引着大量的英国人。我想这也是促进中英文化交流的一种很好的方式,中式的民俗,传统文化,工艺品,中餐等等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喜爱。

每逢佳节倍思亲,虽然不能和家人一起过年但是我们在春节前大概十天左右有开始准备,买菜,写春联,为了就是能过一个开开心心的大年夜。虽然置身在异乡,但是我们并不孤单。到大年三十晚上我们留学生一起包饺子,准备年夜饭,一起用电脑看着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和在家的时候一样热闹。

如今,迎来了新的学期,听闻学院10级的老师同学即将奔赴上海高端就业,这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是新的开始,也可能是人生重要的转折。学院和老师之前为此作出了充分的准备,希望大家信心百倍,展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在高端就业中取得新的辉煌,博得满堂彩!

安莎

05/03/2013